個案一:后豐斷橋事件心得
台灣氣候本屬雨量豐沛且夏秋之際常有颱風來襲,加上河短流急土壤沖刷極快,因此我們應該更重視橋梁平時的保養、維修、補強、復建或重建等作業管理資料進行判斷,並了解河床沖刷的災害因僅屬於「充分條件」;而災因的「充分且必要條件」。
此后豐橋事件當然其中也有人為的疏失,我想我們的中央管理機關應該更警覺各種突發的事變,雖然許多事情是無法預期和措手不及的,但往往因為沒有及時的應變和處理,因而造成人員的傷亡。
最後最重要的是台灣的交通設施等重大建築物,通常都缺乏遠見,也就是沒有想到此建築物往后十年、二十年之後會遇到的問題,台灣是一個多災害的島嶼,在其建造之前就應考慮各種狀況,並提出應應方案,結集專業人士對此建築物做審慎的評估,我想當災害在來臨時便可把災害降到最低。
最後,讓我深深覺得其實很多事件其實都是可以事前避免的,只是政府或是其他因素執行效率過於低下,或是資金等現實問題直接或是間接的導致了悲劇的發生,像是上個禮拜課程中大家討論的:如果沒有資金,沒錢有沒錢的做法,封橋雖然可能導致民眾的反彈,但是對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是一定比較有保障的。
個案二:高教改革學術評鑑
自從民國76年鬆綁大學限制後,高等教育迅速擴張,國內大學生人數大幅增加,社會大眾日益關切高等教育之品質之外,問題也接連浮現。如當初廣設大學目的是使大學教育普及來提伸高等教育的公平性、紓解升學壓力、降低文憑主義,現在大學入取率超過100%根本沒有塞選機制,使高等教育的品質愈來愈低,不讓人懷疑:「大學入學率很高,為什麼台灣還缺少人才」。
而過去學者為了改善情形要建立確實的大學評鑑與學術評鑑制度,強化競爭機制,讓各個大學感到競爭壓力與動機,但採納的標準不公、分歧,使得大學評鑑缺乏公正性,因為只採計SCI、EI、SSCI會使得有些學校不是以台灣或國際主要領域為主軸的,評鑑往往就只能得到低的標準。台灣雖然積極發表SCI、EI、SSCI的論文,論文發表量追逐賽的競爭壓力下,結果卻很少被國際引用。
在提升教師教學品質上,實施教學評鑑一直被公認為有效的途徑之一,學校可以透過教學評鑑來了解教師在教學上的成效,以協助其提昇教學品質或作為人事升遷之依據,但學校只重視教師的學術研究成果下,大學教授往往會個人的優越研究而偏廢教學與教育,使教學工作成了每位老師的良心工作,那專業人才又該如何培養呢?
在學術專業自主有餘、個人自律不足的情況下,教學品管寬嚴不一,總之我們必許檢討大學教學評鑑的實施有其必要性,不過因國情的關係,實施初期以的宣傳與溝通主,以及過程中學習西方和日本等國的來發展適用於台灣配套措施之外
,還不必須不斷修正、正視問題所在才不會重複過去盲目學習的錯誤,更重要的是惟有這樣改變才不會使台灣學生就失去競爭力
個案三:消費劵
國際金融風暴拖垮國內股價,民眾的荷包縮水導致消費動機減少,政府藉由補助措施來提升消費動機,如降低所得稅、房貸優惠等措施。2008年11月政府發放消費卷每人3600元為了提高人民的消費促進經濟的成長,消費卷不能換現金也不能存起來只能用在消費上,當時有很多企業配合消費卷推出各樣優惠方案激勵民眾消費。
發放消費券這個政策可能可以改善經濟的成長,而民眾領到了這筆錢也能夠支撐家庭的經濟消費,但是消費券只是短期的興奮劑,或可帶來短暫刺激消費的作用,卻非根治經濟病症的藥方,政府切不可滿足於短效,忽略了長期政策規劃,否則一再延誤時機,台灣經濟之沈淪將不知伊於胡底。消費券用的是國家預算,而國際知名信用評等機構,就在我們歡天鼓舞用消費券血拚的時候,對台灣提出財政惡化的警訊,調降了台灣的主權評等展望,問題就出在我們政府的總負債高達約5兆新台幣,已經占我們國民生產毛額GDP的41%,比韓國和大陸都還要高。
說真的振興有效嗎?是有的但那只是短期的救急,救不了遙遠的未來。而為什麼非得要發消費劵呢?那些錢大可哪來解決很多生活在社會低層人們的問題。或者哪去改善會危害人民財產安全的問題。景氣再不好日子還是要過,那些有能力生活的人們還是會努力過生活,但是那些有問題或需要幫助的人就真的需要幫助,政府不需要因為一些人的反對和抗議就放棄這些問題的重要性。結論是我覺得發放消費券一次就讓我們的國庫擁有重大的傷害,雖是能稍微改善經濟,但是政府再發放了第二次,那台灣不就倒閉了,因此我並不認同這次消費券的政策是可行的。
很多時候政策只是治標而不治本,還有很多要解決的問題因該先被考慮,而不是一在模仿外在的所做的事物來加以實施,有些可能試用但不是都能使用。
個案四--短期促進就業措施
一開始的事件背景是因為2008年金融海嘯的影響,各國使出各種財政政策及福利措施的實施,以提振衰退已久的經濟,並且給予民眾投資、消費的信心。由時間的進程來看,從救濟貧民的以工代賑(一項農村扶貧政策)再來到多元就業的開發計劃、再到永續就業工程計劃,之後為面臨台商出走,失業率拉抬壓力的公共服務擴大就業計畫。主要針對馬政府解決失業率居高不下的問題,一為由政府提供之就業機會(公服);二為由政府補貼民間企業雇用失業者(立即上工計劃),而同時也要啟動中長期導向的促進就業方案,如擴大產學合作、加強職業訓練、增加就業媒合成功率等。以上的方法可以稍稍的對萎靡的經濟有所幫助,但是有些只是短期使用的,用來治標的,不是來治本的,中長期導向的促進就業方案就能對長期的社會經濟有所助益!
再來就有提到各利害關係人的立場,政府相關部會:勞委會與經濟部對外勞政策之立場、國防部執行提前入營政策之不當等;政黨:針對立即上工的法源根據做討論;地方政府:樂見中央政府執行,因補貼增加地方就業人數增加,但也出現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民間團體:認為需要制度化、全面的整體措施來解決失業的問題,而不是臨時性的急就章;企業界:持不反對意見,但對樂見政府立即上工的補貼政策實施;學者專家:政策實施過慢,且目標應訂定於發展策略性產業;媒體:主要持批評角度,應更注重中長期的就業計畫,而非只是為了選舉而提振短期經濟。
最後提供各國的解決方案作為比較參考,美國為聯邦體制國家,僅有在國家性或系統性的經濟衰退時才藉由創造有效需求來提振經濟,而歐巴馬政府並無提撥預算於短期工作,而是將其投入高速鐵入與高速公路的興建,除了能提供就業機會之外,也是一個提升美國經濟本質與競爭力的措施;德國則將重點放置於強化再生能源等綠能產業,希望透過具競爭力的大規模產業來為勞工創造大量長期穩定的工作機會;南韓經濟體制以大企業財團為主,由前幾次的金融危機(1997亞太金融風暴)後,政府、工會、財團三方面緊密溝通,協商共創三贏,並且積極發展現在正夯的綠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