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討論區

淑媛的閱讀心得

 
99436508 賴淑媛 사진
淑媛的閱讀心得
2011년 7월 13일, 수요일, 오후 5:18 에 99436508 賴淑媛
 

   

   

   

閱讀「重新思考教育N世代學生」心得

    N世代學生具有什麼樣的特質呢?他們講求自由、注重個人的與眾不同;他們習慣使用科技的方式處理大多數的事務,追求高速的快感;他們喜歡在娛樂、休閒的環境中學習與工作;他們熱愛創新,並且不斷尋找富有創意的學習和工作方式。

    在這知識快速汰舊換新的時代,學校不再只是教授學生知識的地方,教師也不再只是扮演傳道、授業、解惑者的角色,如何使孩子具備「帶著走的能力」,比教導死板的知識更為重要。因此,要教育上述之N世代學生,早在幾年前,國內便不斷提出「人本」與鼓勵「教學創新」的教育觀念,與本文中所提到的諸多觀念有異曲同工之處呢!將之歸納如下:

1.  以學生為中心: 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傳道者,應該扮演輔導者或引導者的角色,主動與學生互動,透過傾聽和對話,幫助他們為自己發現知識,並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判斷能力,發展學生的自主人格。

2.  因材施教:學校不應提供一體適用的教育形式,應該量身打造,以多元的課程和教材,投合每個孩子個別的學習方式。教師應接受孩子的個別差異,適才適性的引導每個孩子發揮所長。如本文中所言:「教室必須以學生為焦點,老師必須迅速和有彈性的調整,適應學生們不同的學習風格。」

3.  協助學生建立協同學習的網絡:「開放討論和誠實批評是最好的學習方式。有時很難堪沒錯,卻能建立信心。」「科技可以提供我們協同工作的環境,在課堂之外能夠繼續課堂上的討論。」本篇文中提到。教師應鼓勵學生集體探索,相互合作,建立個人的協同學習網絡,學會與他人協同合作,並學會接受不同的意見與想法,以培養同理心。

4.  鼓勵多元與創新:在日益複雜的世界經濟中,學習新事物的能力比起以往更為重要,教師應以身作則,以多元創新的教學方式,接受孩子「與眾不同」亦或「標新立異」的創作或想法,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N世代的「創新者」。

    台灣在實施教改後,教育體制與環境產生了重大的變革,至今,多數人對教改的評價是褒貶不一,然而由於孩子們的升學壓力未減反增,加上制度的一變再變,許多人進而對教改失去信心。然而,站在教學現場的教育工作者卻不能因此而迷失方向,更應站穩腳步,無論制度怎麼改革,環境如何變動,教師永遠是孩子們領航者,必須先掌穩舵,才能引導學生航向浩瀚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