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週議題討論

環境保護與生活

 
101322021 陳瑋庭的相片
環境保護與生活
101322021 陳瑋庭發表於2013年 10月 4日(週五) 22:15
 
  1. 台灣水資源不足之原因為何?
  2. 舉例說明水污染之來源,並說明水質優養化的原因?
  3. 全球性環境污染問題有哪些?請說明如何因應?
  4. 你覺得廢棄物帶來哪些環境上的問題?如何減少垃圾量?
  5. 你居家附近常產生哪些生活噪音?如何因應?
  6. 空氣污染與水污染、土壤污染有何關係?
  7. 如何減少全球暖化的速度?
101106062 陳盈妤的相片
回應: 環境保護與生活
101106062 陳盈妤發表於2013年 11月 29日(週五) 14:26
 

7.如何減少地球暖化的速度?

1.儘量早起早睡,減少能源的浪費。
2.在外購物,將垃圾包裝帶回家並做成分類,包括塑膠袋。分類後的垃圾每二周交由慈濟回收,他們是我見過垃圾回收,分類做的最確實的團體。
3.外購食物減少塑膠袋的使用。如買麵包,甜的麵包全部放一袋,鹹的共放一袋,自備外部提袋。
4.儘量少買市售飲料,自己帶水或空瓶,減少包裝型垃圾體積。
5.天氣熱時,至圖書館或公共的室內場所看書或參觀做避暑的節能方式。

 

102323044 許皓筌的相片
回應: 環境保護與生活 第三組
102323044 許皓筌發表於2013年 11月 29日(週五) 14:36
 

一、臭氧層的破壞 
解決辦法:控制氟氯碳化合物的使用

二、 溫室效應 
解決辦法:發展電動車以減少碳排放,也可發展有別於火力發電的其他發電方式來減少碳排放。

三、酸雨 
解決辦法:控制製造工業與交通運輸所排放之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

四、全球森林的減少 
解決辦法:多利用再生紙,或是重複使用,以解決樹木的砍伐。

五、海洋污染 
解決辦法:興建汙水處理廠,嚴格管制廢水的排放。

六、土壤沙漠化 
解決辦法:避免土地過度或不當的使用,且各國應盡量多鼓勵種樹。

七、開發中國家的環境污染問題 
解決辦法:工業先進國家應多多幫助開發中國家,不要把污染性的工業通通移到該國。

100211067 余海華的相片
回應: 環境保護與生活 第一組
100211067 余海華發表於2013年 11月 29日(週五) 14:37
 

1.台灣水資源不足之原因為何?

台灣水資源缺乏之原因

一、人口綢密:台灣全島年平均降雨量達2,510公厘,約為世界平均值(730公厘)之3.42倍。以全島面積35,881平方公里計(不含外島澎湖、金門及連江等縣,以下均同),年平均總降雨量高達900.6億m3,在世界上係屬多雨國家。但若以台灣本島2011年2底總人口22,959,697人計(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為640人,在世界上是屬於高密度之國家) 【2】,每人每年可獲得之雨量只有3,922 m3,為世界平均值28,300m3之13.8%,在世界上係屬水資源貧乏之國家,故依聯合國之統計資料,我國被列為世界上第18位缺水國家。

二、全年降雨量分佈不均再以全年各月份降雨量之分佈情形而言,全年降雨量之90%(約810億m3),均集中在5至10月份(豐水期),其中8月份單月之降雨量,更高達全年降雨量之20%(約18億m3);另10%則降在11月至翌年4月(枯水期),6個月間之總降雨量只約9億m3(平均每月約1.5億m3,其中最枯的2月份更低於此值)。由此可知本島豐枯水期降雨量之懸殊至為明顯,加以多年來山林遭濫伐、山坡保育地遭濫墾,致各地水土保持已遭嚴重破壞,而目前各地水利設施又嚴重不足,缺乏水源調蓄之功能,致枯水期可取用之水源極為有限;豐水期天然降雨量雖甚豐沛,卻絕大部分無法滯留在陸地上,此乃台灣缺乏水資源之最主要原因。

三、天然地勢不佳台灣本島河川大都源自3千公尺高之中央山脈,因流經數十公里就到達平地,可謂地勢陡峭,水流湍急流短,大部分河水每當雨後不久,便都迅即流入大海,對水資源之利用極為不利,殊屬可惜。

四、水源遭受污染近數十年來本島在缺乏下水道系統之情形下,各地民眾之生活廢水,或工廠廢液等都排入河川或湖泊中,致使地面水等水源普遍遭受污染。而農業用後之回歸水,所含之大量肥料與農藥,則造成靜態水系之優氧化,甚至更形成毒性之後遺症,成為水質惡化之殺手。而民眾與工業界之固體性廢棄物所滲出之液體,其所波及者不僅是地面水,連地下水內之氨氮值亦普遍偏高,甚至有重金屬等毒物之呈現,其危害水資源之程度可謂至深且巨。台灣的水污染負荷有11.8%來自生活污水;54.5%來自工業廢水,24.7%來自畜牧、垃圾與工業廢污大多採露天傾棄方式,全島4百座掩埋場中大多皆瀕河而設。全台灣的下水道舖設率只有4%,而目前工廠達9萬多家,再加上數以千計的地下工廠,這些都是構成嚴重水污染的主因,亟待政府設法改善,以確保水資源之清淨【3】

五、水土保持不良本島目前對水資源之量與質為害最深者,莫過於昧著良心或無知者,到處濫伐濫墾,嚴重破壞水土保持之行為(每年遇有颱風,便引發之山崩水淹即為明證)。因此政府應嚴格取締濫伐濫墾及污染水源之不良行為,並大力整治河川,加強山林及山坡地保育工作,避免土石流流入水庫。

參考資料:
http://www.twce.org.tw/modules/freecontent/include.php?fname=twce/paper/760/3-1.htm

組長:100211067 余海華

組員:102322034 鄭育蓁

102323020 黃鈺庭
102323022 楊佳穎
102323023 黃俊元
102101027 黃郁珊
102323028 周詩涵

 
 
 

 

101324041 戴士傑的相片
回應: 環境保護與生活 第六組
101324041 戴士傑發表於2013年 11月 29日(週五) 14:58
 

空氣污染與水污染、土壤汙染的關係

空氣污染通常以沉降的方式來到地面,也就是酸雨:

1.酸雨

酸雨正式的名稱是為酸性沉降,它可分為“濕沉降”與“幹沉降”兩大類,前者指的是所有氣狀污染物或粒狀污染物,隨著雨、雪、霧或雹等降水形態而落到地面者,後者則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從空中降下來的落塵所帶的酸性物質而言。酸雨又分硝酸型酸雨和硫酸型酸雨。 在化學上定義水之酸鹼值等於七為中性,小於則是酸性。自然大氣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常溫時溶解於雨水中並達到氣液相平衡後,雨水之酸鹼值約為5.6,因此大自然的雨水是酸的。 但是,在大自然中,仍存在其他致酸的物質,例如,火山爆發所噴出的硫化氫,海洋所釋放出的二甲基硫,高空閃電所導致之氮氧化物等,均會使雨水進一步酸化,而酸鹼值會降至5.0 左右。

 

而其常見的影響如下

2.土壤與水資源的酸化

3.植物生長緩慢

4.重金屬污染

5.有毒物質進入糧食作物

 

102213055 陳兆榮的相片
回應: 環境保護與生活 第六組
102213055 陳兆榮發表於2013年 11月 29日(週五) 14:53
 

水質污染是指被任何進入水體的物質,造成水中生態環境變化的狀態。

土壤污染主要是指土壤中收容的有機廢棄物或含毒廢棄物過多,影響或超過了土壤的自淨能力,從而在衛生學上和流行病學上產生了有害的影響。

1.主要為人為産生出來

「水污染」下了明確的定義,即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 『土壤污染』土壤中收容的有機廢棄物或含毒廢棄物過多,導致産生出有害物質。

2.污染物多數是反學反應後産生出來

水中的污染物通常可分為三大類,即生物性、物理性和化學性污染物。化學性污染物包括有機和無機化合物。隨著痕量分析技術的發展,至今從源水中檢出的化學性污染物已達2500種以上。

3.污染物對環境有極大影響

臭氧層破洞,酸雨效應。

4.人類需要花費大量金錢去改善

5.污染對日後生態造成嚴重破壞